公司将数控加工机床的相关产品做到深度服务,产品款式齐全
他的身份是红云集团昆明卷烟厂出产四部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但他给自己还找了一个“作业”,便是做家访,相似中小学教师那种。
“和中小学教师所做的家访底子相同,我常常下班今后家访。”结合红云集团的“六必访”准则,李力华把它发展为家访这种更温馨的方法。“咱们的文化传统更容易接受这种把思维政治作业寓于闲谈中的方法,”李力华说:“曩昔的作业方法在这个年代有必要改变了,不然作用欠好。”
李力华所说的年代改变其实是指现在的员工队伍构成——近年参加作业的有不少独生子女,具有许多“80后”特色。“这些20多岁的孩子心里有事也不跟你说,只和爸爸妈妈讲,我有必要从他们爸爸妈妈那里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许多时分,我感到自己像个教师。”
就这样,一壶茶,一支烟,李力华总是常常带着一身白班的厌倦,在员工家开端了别的一个作业时段。
出产四部有员工452人,学历最高的有研究生,最低的有小学生。男员工312人,女员工140人。四部出产好几个品牌的卷烟,是昆明卷烟厂出产品牌最为冗杂的车间,一起又是全厂最大的一个出产部,年出产设计能力100万箱。四部在集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004年取得云南中烟公司“技能能手”称谓的李云杰也是四部的机修工,这位质朴的有句话代表了员工的遍及心思:“要用好先进的技能设备,有必要要有雄厚的技能力量来支撑,新的战场需求高素质的勇士。”
在李力华的作业经验里,工人是最重要的出产力,一起又是最活泼的出产要素,“技能规范是死东西,人是活的,有情感有思维有特性。我是学机械技能身世的,转岗到工会主席后,我感到做人的作业比做机械的难,可贵太多。”他以为,这就需求爱,一种对企业对作业对人的大爱、至爱。
李力华在中专和大学总共学了整整7年的机械,1989年大学毕业到昆烟作业,直到1998年他出任工会主席之前从事机械修理长达10年。在新岗位上,李力华总是忧虑自己的专业惯性会在“做人”的作业岗位上有所暴露。因而,他经常提示自己,眼前这几百号员工是企业最名贵的财富,不是只会上下班的机械性出产要素,是鲜活的生命,是活跃的动能。
但这样一来,及时了解员工的思维意向就很重要。“我得知道我的工人在想什么,他们喜爱什么,不喜爱什么,”李力华说,“思维政治作业我了解也是信息作业,不掌握精确及时的信息,没有法子做。”这样,经过家访的方法,李力华找到了一个交流的好途径。
做家访并非企业的要求,但李力华从家访中找到了思维政治作业的要害点和结合点,所以乐此不疲,从五六年前就开端了这种小学教师似的作业,“现在一年家访多达三四十次。”
李力华家访的内容十分广泛,从父子失和、不假外出、思维分心,到家庭困难、家庭情感胶葛等等,都是他家访并极力处理的领域。他进进出出一个又一个家庭,春夏秋冬不止息。“仅2006年就至少三四十次。我感到,许多员工的思维问题体现在车间里,但本源在家里,原因既多又杂乱,不到他家里深化了解,底子掌握不了病根。”
多年来的家访作业使李力华得到了员工的信赖,许多员工把他当成倾吐的目标,家务事儿,哪怕隐私都乐意对他讲。“我爱惜员工对我的信赖,每逢他们把自己很隐秘的私事讲给我听时,我觉得自己担子很沉重。”李力华最喜爱听工人叫他一声“李工(程师)”,他觉得亲热,此刻的这个“工”已经是“魂灵工程师”的简称了。
从与机器打交道的机械工程师到与人打交道的党务、工会作业者,某种视点看,李力华是“改行”了。“改行”了的李力华用读书充分自己,这次啃的书本不是机械制图之类的技能书,而是经济学、哲学、心思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他以为要立异,要进步员工的业务素质,树立学习型安排是必经之路。不只自己看书学习,李力华还让四部和省图书馆树立了每半年替换借阅图书的伙伴关系,员工中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上一年有1000多人次读书,咱们奖赏读书读得多的员工。慢慢地读书的人多了,本年咱们的奖赏方法也变了,改成奖赏读得好,活学活用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