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将数控加工机床的相关产品做到深度服务,产品款式齐全
据安徽商报报导,昨日,家住合肥大通路省水泥制品厂生活区23号楼的居民反映,他们这栋楼有50多户人家房子墙面长时间漏水,发霉,乃至都“长毛”了。居民所说的原厂“留守处”其实是指安徽建工服务中心,这是原安徽水泥制品厂等多家企业非生产性运营部分整合而成。
昨日,家住合肥大通路省水泥制品厂生活区23号楼的居民反映,他们这栋楼有50多户人家房子墙面长时间漏水,发霉,乃至都“长毛”了。有的住户是外面下一次雨,家里墙面一个礼拜都会滴水,居民不得已自嘲“住在水帘洞”里。而这样渗水状况继续一两年了。过后居民们找来专业人士查看,确定是整栋楼楼顶防水坏掉了,光修理费就需几十万元,谁来掏这笔钱难住住户。
5月11日,记者来到省会大通路省水泥制品厂生活区。提及家里漏水的状况,23号楼的居民是一肚子苦水。“咱们这个房子建于1998年,第二年交房入住,是其时最终一批房改房。”住户李女士告知记者。在23号楼405室李女士家,房子漏水引起了大片墙面发霉。乃至在一根栋梁上,尽管正值大晴天,但墙面上的水渍渐渐集聚成水珠,最终滴到地板上。“外面要是下一次雨,家里一个星期都滴水。”李女士说,她家现在几乎就像是住在“水帘洞”里。
这栋楼里像李女士家这样的住户还有许多,有的住户无法在墙角铺上毛巾吸水,然后拧到水盆里。据了解,23号楼总共7层,5个单元共70家住户,漏水的住户有约50户。“2楼以上的人家基本上家家漏水。”这样的状况现已继续了有一两年。长时间以往,许多房子墙面渗水引起发霉,乃至呈现了“长毛”。大伙请来专业人士对房子进行“体检”,结果是23号楼的楼顶防水坏掉了。“下雨之后雨水集聚在楼顶,就如地下水一般顺着裂缝向下渗。”住户宋先生说。
住宅呈现了问题,居民天然想把它修好,但一探问修正这些问题最起码要掏几十万元的修理费。这笔钱谁来掏,住户们犯了难。李女士说,他们夫妻俩都是下岗职工,尽管钱平摊到每户人家会少了许多,但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一个包袱。也有居民表明,一楼、二楼的房子并没发现漏水,他们也不会乐意掏钱修理。所以要筹措出这笔钱好不容易。
随后大伙儿找了辖区政府、原单位的“留守处”等多个部分,便是找不到人来出这笔钱,供他们修理房子。
瑶海区大通路大街荻港路社区工作人员回应称,安徽水泥制品厂小区是自管小区,归于建工集团自管,没有向当地移送,他们的单位应该是小区的办理主体。社区工作人员表明,他们能够协助居民跟相关单位和谐。
居民所说的原厂“留守处”其实是指安徽建工服务中心,这是原安徽水泥制品厂等多家企业非生产性运营部分整合而成。工作人员表明,安徽省水泥制品厂2012年进行了全体改制,现在该小区也就成了三不管小区。主张小区居民最好能坐在一同一起洽谈处理这个问题。
记者从合肥市房产局了解,在“房改房”这一块,也曾按必定份额交纳必定的修理金,可现在原安徽水泥制品厂小区房子专项修理基金账户上仅剩一万多元,远远不够修理费用。昨日,记者就该小区50多户居民的窘境咨询了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强。郭律师以为,假如小区居民遇到相似房子质量有问题,可向相关办理部分咨询处理方案,若怀疑是最初建造的问题,也可通过团体诉讼的方法告房子的承建方。